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從老師、顧問與教練三種角色談知識經濟與商業模式


 

什麼知識經濟、自由工作者經濟、零工經濟,說到底還是回到一個核心問題:做生意

一切專業能力的價值,若無法形成商品化並融入市場,就難以真正脫離依賴公司資源的「上班族」模式。大多數人的專業能力,無論是知識、技能或經驗,最終都取之於公司、用之於公司。但如果想要從這種模式中解放,將自己的能力轉化為可持續且互利的商業模式,則需要更深層次的思考與設計,從把自己包裝成商品,到變成一門生意。

在知識經濟的世界裡,最常見的三種角色莫過於老師、教練與顧問。這些角色看似不同,但本質上都將專業知識視為商品,區別只在於是由(管顧)公司幫你賣,還是自己賣。而要做好這門「生意」,並非僅憑專業能力就足夠,還需搭配經營與商業化的思維。

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重啟人生讀後感,如何面對衰退與開啟第二曲線


 

這次在飛機上,看了一本很有感覺的小書(對他只有 277 頁),這本書探討了最近很有興趣的第二曲線問題。

這本書的 TA 就是那些常見的事業有成的「資深」人士,為什麼呢?一開頭作者就開門見山的表示:很多職涯勝利組的人,其實私底下都很痛苦,而且幾乎毫無例外。我把這個現象,稱為「奮鬥者的詛咒」(striver’s curse),亦即一向努力表現傑出的人,最終卻發現自己陷入令人恐懼又無法避免的衰退,工作成果愈來愈難讓人滿意,做得更多、成就更少,生活裡也欠缺美滿的人際關係。

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會議太多浪費時間?寫文件浪費時間?當一切都 Mob & AI 化後這些都不是藉口了....


 

前陣子在整理 Agile at Tesla 中常常看到 Mob 的字樣,其中在『究竟什麼是真的敏捷』篇中也有提到: 

所以現在我稱它為『Mob - 群體協作式敏捷』,因為它很短,而且我認為人們能理解它。而這就是它的內容。你有這些小組在議程上工作,開放空間,他們是開放空間的會議,小組正在運行 mob。就像學校教的那樣。這是直接的 mob。


說實在也想不出來什麼比較好的翻譯? 團抱式敏捷?暴徒式敏捷?所以我把 Mob 翻譯成『群體協作式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