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就算是工程師也要學會看的懂局,如何幫組織,幫老闆,幫自己解決問題

 



最近對於組織內的談判有了新的觀察和體悟,我發現在同一間公司中,不同部門或產品線的團隊間,要能夠更有效地推動事情向前發展,產生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必須具備展開多維度協議空間的能力,也就是 Mutilple dimension ZOPA(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

2023年5月18日 星期四

你有多少行動力?從跨越鴻溝的角度來看

source: 
 

昨天 Agenla 的直播讓我反思『行動力』這個概念,這使我想起了「跨越鴻溝」的理論。雖然說這個理論主要是用來分析創新產品從早期接受者到大眾市場的轉變過程,但我覺得正好可以用來說明人的行動力這件事。

首先,我們有「早期行動者」,這些人在遇到問題時能迅速採取行動,他們擁有強烈的目標感並且不懼困難,樂於嘗試新的方法或策略來解決問題。他們往往是領導者、創新者或是影響者,能引領他人朝著一個新的方向前進。

然後,我們有「早期多數」,這些人看見早期行動者的成功後,會被激勵並開始自己採取行動。他們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來思考、計劃,但最終他們仍然會踏出那一步。他們可能並非領導者,但他們的行動力也同樣重要,因為他們是建立新的社會規範或文化的基石。

接著是「後期多數」,這些人在看到大多數人已經接受並採取行動後,才會開始自己的行動。他們可能對變革持保守態度,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新的情況。他們的行動力可能不如早期行動者強烈,但他們的行動是促成整體社會變革的關鍵。

最後,我們有「滯後者」,他們可能對變革感到恐懼或抵抗,需要大量的證據和鼓勵才能採取行動。他們的行動力可能較為遲緩,但當他們最終接受並採取行動時,我們可以說變革已經在整個社會中廣泛地實現了。

人的行動力真的有著豐富的多樣性,每個階段的行動力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由自由的窄廊看敏捷的窄廊

 


過去讀書速度很慢,因為我記憶力不好又容易發散,所以每次看書時,思緒就會聯想到其他書或是現實狀況的場景,甚至去 google 驗證,然後想辦法記下來,不然很快就會會忘記。 

通常定義讀完一本書的條件: 

1. 看完後分別紀錄筆記和摘要心得 

2. 進階版則是學 #萬維鋼 讀另一本書的時候,去引用另一本書的心得融合出我的觀點 

後來看了 #卡片和筆記法 ,驗證了這個系統是可行的,只是要做得好,非常耗時費力,因為得花很多時間紀錄和整理,尤其是要把字打出來寫的通順。 

現在透過 ChatGPT browsing 的功能,可以大大降低這個時間,看書聯想到什麼就隨手記下來,然後把這一些心得和聯想請 CahtGPT 整理出來,並且要求他要去找相關佐證的資料,產生一篇心得,最後再自己把它修飾成自己的口氣和想法。 

不禁讓我偷偷懷疑,得到日更作者是不是已經開始用這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