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鳳凰項目沙盤推演 workshop 遊戲流程



話說這本鳳凰項目 - 沙盤特別版在市面上買不到,只有授權的原廠才有賣,在開始介紹遊戲流程前,先解說一下這個遊戲的由來:

鳳凰項目 DevOps 沙盤是由歐洲著名沙盤遊戲研發機構 Gaming Works 的創始人 Jan Schilt 先生聯手《鳳凰項目》一書的作者 Gene Kim 先生,開發的同名沙盤演練課程。  鳳凰項目沙盤演練覆蓋了業務場景中所有的職員角色,尤其是那些從事 IT 開發以及 IT 運維工作並希望通過精益(LEAN), 敏捷(AGILE)和 IT 服務管理流程如(ITIL®)等最佳實踐來提高 IT 服務表現或通過 IT 解決方案為業務創造價值的 IT 專業人士。該沙盤同時也是為那些通過創建更好的協作氛圍並最終實現更高效以及更精確的 IT 解決方案部署的企業。


延續上一篇 -  鳳凰項目沙盤推演 workshop 感想,在這邊我先大略描述一下遊戲的內容與大致的流程,遊戲設計的角色,以及要做的工作。



其實也不用怕爆雷,因為看我描述和親自去體驗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就算知道怎樣玩會比較好,如果沒有好的隊友,結果可能就會差很多,如果可以搞一套來多玩幾次,我相信每次都會有不少新的收穫。

這個沙盤推演遊戲(目前應該是第一版)設計的蠻細膩的,可以感受到設計者有用心把書中得角色職責和對應的工作項目透過卡牌的方式讓我們瞭解,如果忘記書中得內容和角色,可以參考William 的 - 除了 DevOps 之外,鳳凰項目還說了什麼?


首先老師會介紹故事背景,目前無極限公司面臨強大的競爭對手壓力,股價大幅度下滑...等問題,身為 CEO 兼 CIO 的"老師",必須在六月前 (四輪遊戲,一輪1.5小時) 達成鳳凰項目,扭轉公司營收和股價(營收增加30萬美金 / 股價回到 45USD ),而我們就是他的一線主管,必須要想辦法達成任務。

每個角色都會有一個任務執掌說明

最有趣的角色就是Test 人員,有一個專門的稽核表



每一輪的流程是:
  • Preparation (準備卡牌)
  • Plan            (團隊成員計畫這輪的工作)
  • Do               (實行計畫)
  • Scoring        (老師計分,大家休息)
  • Reflection    (公布結果,大家回顧檢討)

在這個遊戲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每個角色的WIP


有看過鳳凰項目這本書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因為國外是有工會的,所就算像這種火在燒的公司,都很少提到加班,更不用說假日加班的時候(好啦主管除外~XD),因為加班是有成本和副作用的,所以在規劃工作的時候,都必須要知道這個部門的工作承載量是多少。對應到遊戲中,就是在部門的卡牌左下角顯示這個部門的承載工作量。
 
 下圖中的 20 就是Application Development 部門的WIP


 Change Management 部門的WIP 是25

這時候明眼人可能就發現了,這是遊戲設計的第二個梗,每個部門的WIP 是不一樣的,有學過專案管理(PMP),或是看過關鍵鏈的人就知道在Plan階段應該要找出 Critical Path 和瓶頸。



每一輪的任務就是在WIP的限制下,想辦法把手頭上的任務完成,這時候你會怎麼"有效率"的把你手上的牌出光呢?怎麼"有效率的"把工作塞滿呢? 這邊就是局部最佳化和全局最佳化的陷阱梗了,梗不要破太多,點到為止,讓下次有機會參加的人好好思考~

每一輪結束老師會來紀錄我們放在工作區的工作,並且輸入到電腦算分數

另外一個讓我覺得有趣又逼真得設計就是工作區,也就是咱門維運人員的工作場合! 你可以把它想像是機房或是雲端,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Application和 server 部署到這邊,最有趣的他還有資料庫和Server的版本,身為一個手癢的維運人員沒事就會想升級到最新版啊~~XD



每一輪結束老師會來計分,透過專門的系統計算分數和進度,最後把專案完成進度,部署成功率,以及營收股價顯示出來。





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我覺得光是要能收集到遊戲卡片等級的資訊,就很不容易了,仔細想想在企業中如果要能像玩遊戲般運籌帷幄,必須要有以下資訊:
  • 瞭解各部門的WIP
  • 瞭解各個工作所需耗費的WIP/工時
  • 瞭解開發一個Project / Feature 從商業準備,開發,部署,更新到底會需要多少部門配合?
  • 瞭解開發一個Project / Feature 到底實際的商業價值有多少,可以帶來多少Revenue?
  • 瞭解每個開發系統對應到的資料庫,作業系統,硬體版本的相依性
  • 瞭解需要救火的Issue 到底對於Revenue 會有多少衝擊?對股價會不會有影響?
  • 瞭解需要救火的Issue 到底何時才會對企業真得造成影響?1Q後?2Q後?
所以光是能把企業的這些資訊收集到手我覺得就是好的開始了,接下來才是如遊戲中如何討論,如何運籌帷幄的部分。



網路上找到的更多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