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資訊焦慮放大器(Information Anxiety amplifier)


其實資訊焦慮這個詞已經有點年紀了, 來自於1994年初版的一本書[1],作者認為所謂的資訊焦慮源於「我們真正了解的」與「我們以為應該了解的」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如果我們能夠領悟資訊的最終目的在於解決問題,那麼我們該追求的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是什麼?又如何尋找答案?資訊一旦無法滿足人們想要或需要知道的,我們就會更迫切與瘋狂的去找尋,深怕少看了什麼,漏掉了什麼,因此我們的病情會更加嚴重。

1994年(20世紀)如此,到了21世紀更是嚴重,有太多最新出爐的資訊,有太多的網路平台、Facebook、Twitter、Youtuble上流通的最新消息,有太多電視台在傳播新聞,有太多雜誌、書籍與傳播媒介在促銷全球最新發展趨勢,先不說現在上網買書太方便,很容易不小心手滑就買了一堆書(不過至少還有空間和金錢上的框架限制),最恐怖的就是智慧型手機出現,又加深與放大了資訊焦慮的症頭,所以繼資訊焦慮(Information Anxiety)之後又產生了低頭族(Smartphone Addicts),最恐怖的莫過於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路所造成的共泛效應,想要隨時知道流行新知,想要隨時了解朋友狀態,想要隨時知道產業動態,想要.....,深怕漏掉什麼就敢不上潮流,或是顯得自己無知。

幾個低頭族(Smartphone Addicts)的跡象[3]:
1. 在廁所使用手機 (有..Orz..)
2. 從不關手機 (有..Orz..)
3. 可以盲打手機鍵盤以及有經常傳簡訊的習慣
4. 在公司開會時仍然在更新臉書 (有..Orz..)
5. 不想社交的時候開始使用手機 (有..Orz..)
6. 使用智慧型手機取代看電視 (有..Orz..)
7. 半夜醒來時習慣性檢查自己的臉書及推特狀態 (有..Orz..)

但是身為身為工程師處在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資訊產業,只要沒有感覺到進步其實就已經在退步了,資訊焦慮根本就已經是種職業病吧,自己深受其害就算了,其實我們根本是資訊焦慮病毒的散播者與製造者。

怎麼辦?這讓我想到兩個經典著作:

莊子養生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聖經-傳道書: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
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萬事令人厭煩(或譯:萬物滿有困乏),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看起來似乎都有點消極?但是這些才真的真理,是資訊焦慮的解藥啊~Orz..

其實自己都知道多資訊都是不重要的(是虛空的),是該放下追逐那些虛空的東西,但是真的很難辦到,所以我現在只能期許自己放慢閱讀的腳步,真的把看完的東西消化和內化後(至少寫個心得感想),才能再看新的東西。

 (說完的這個當下..Facebook待閱讀訊息45條,Google Reader 待閱讀文章372篇......囧rz...)

Reference:
[1] 資訊焦慮 作者:理查‧伍爾曼
[2] 面對資訊焦慮症
[3] 淺談低頭族(Smartphone Addicts)與資訊焦慮(Information Anxiety)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