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看書學習理論其實就是培養一種覺察能力



前陣子碎碎念說自己看書看太慢,尤其是遇到有些書,吸入感特別強,不自覺就會把在職場遇到的場景帶入... 這兩天又被一本書吸進去,英文書名是 The Art of Action (中文書名很狗血:這種不服從的人,必成將才)。之所以會看這本書是因為剛好看到 FB 4 年前回顧,那時候在討論個人與 Business value 要怎麼掛勾,然後 Yves Lin  提到 Align(校準)的概念,然後說很多概念是來自於這本書。 




去圖書館借來看後,覺得真是一本好書又開始狂抄筆記,尤其是看完好策略壞策略策略系統思考後再來看這本會更有感覺,腦袋裝會一吶喊,阿~這邊可以畫成系統圖,阿~這邊就是負向循環.... 

這本書前半段是架構在克勞薩維茨『戰爭論』,以前不是常聽到商場如戰場,隨時在變化,其實近代越來越多組織管理學的理論也都來自於戰場指揮的概念。 而『戰爭論』最大的貢獻就是把戰爭的真正本質解釋清楚。

克勞薩維茨提到:『摩擦是唯一能講清楚戰爭實況與紙上談兵有什麼差別』。 

戰爭就是在阻力重重的介質裡移動。 摩擦就是一切『不確定性,錯誤,意外,技術上的困難,無法預見的事物及其對決策造成的影響,士氣與行動』的總和 一個由不同的個人組成的組織,不論機率多麼嚴明,想要追求共同的目標,都會像在開車時踩煞車一樣,一定會造成摩擦。 摩擦的存在,恰恰說明了為什麼軍隊需要軍官,企業需要主管的存在。也因此,預測與處理摩擦,就成為了管理的核心工作。 

摩擦產生的基本原因:

  • 資訊不完整
  • 資訊未能充分傳遞與處理
  • 外部因素 

所以我們只能取得部份資訊,又只能交給處在高壓狀況下的人,進行有瑕疵的處理。 即使能取得近乎完整的資訊,也會受到接讀者的心理狀態,利益考量和情緒影響,產生不同解讀。 

大師的書就是能把許多日常工作場景中遇到的狗屁倒灶的事能用學理的方式解析說明,讓我們不只能看的出問題的徵兆,能用更有條理的方式去分析原因,並且能把他命名出來加以識別,而不是只能用負面的感覺來描述,如阿就那種鳥事,阿都是組織政治啦,怎麼政策推行那麼困難一定是大家都不聽話.... 

念頭一轉(對我就是這麼跳...🙈),這就像心理諮商和正念都有提到,覺察情緒時,很重要的步驟就是幫它命名: 

1.命名情緒、感受情緒、看見想法,但不糾結在事件內容里。 

2.在身體中找到情緒承載的點,允許、安撫和軟化... 

真正的釋放情緒,讓身心回歸自在自由。 


管理和領導不也是這樣?難怪矽谷高管都在推行正念 ?

至於這本 Art of action 且讓我好好消化整理在另一篇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