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體會到專欄作家的「橫向連結」寫作能力
吳軍在這篇的主題是藉由亞里斯多德在哲學的貢獻,討論如何在個人主觀感受和客觀現實世界中做出判斷。
舉個我自己理解的例子,在系統思考裡面流量純量算是客觀現實,但是感覺和描述是主觀感受,而元素與元素如何連結就介於主觀感受和客觀現實之間 🤔
不過吳軍在這篇文章中,延伸出幾個議題,比如說關於孩子的叛逆期這個話題。
搭配阿德勒心理學,一切的問題都是關係的問題,所以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對孩子來說客觀事實對他們來說比較難理解,這時候他們比較像利己主義者,判斷的標準就是做不做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好處?而判斷的錨點依照年紀分別是父母->師長->朋友,只要能讓他跟錨點的關係好,他們就會比較願意接受,反之則不願意接受,因為看不到立即的好處。
小時候也許還是可以用權威的方式,威脅加利誘來導正行為,但是隨著年紀增長,自己的行為能力增加,以及對於自己身好處的判斷力提高,就會迎來叛逆期。我想這也是現在小孩叛逆期越來越提早的原因?
這時候就得搭配同理和引導,了解他們會做出這個判斷的背後原因,然後在同樣關係的架構下去找出其他替換的方案,比如說交壞朋友做壞事,其實是需要受到同儕的認同,那是否有機會協助幫他認識新的朋友?或是改變環境增加認識新朋友的機會?
謎之音:有種好叫做父母覺得好 ,有種好叫做社會化的大家覺得好,你的好不代表我的不好
所以最後又得扣回好的定義,什麼事主觀感受,什麼是客觀現實。
Take away
1. 具體案例具體討論 (不要過早一般化)
2. 理解什麼事主觀感受,什麼事客觀現實
3. 當主觀感受偏離客觀現實太遠,就是something wro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