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推薦序 - 敏捷管理生存指南 by 敏捷黑手阿伊

 



收到 Yves 請我寫推薦序的當下,感到非常榮幸也非常惶恐,因此遲遲無法動筆,正當我還在苦惱不知道該怎麼下筆時,馬上又收到 Change request ,希望我改成貢獻一篇學習敏捷的心路歷程,而且離 Deadline 只剩下幾天了!阿這不就是在敏捷路上一直遇到的狀況嗎~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需求總是來得又急又趕。 

不過藉著這次機會,讓我再次回溯了這幾年來學習敏捷的經過和文章,發現自己的核心的價值觀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定還會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持續改善』。 

 

而這樣持續改善的精神也是與 TOC (限制理論)中聚焦五步驟類似:

  1. 找出系統的制約因素(瓶頸) 
  2. 決定如何解決系統的制約因素 
  3. 根據上述的決定,調整其他的一切 
  4. 把系統的制約因素鬆綁 
  5. 當打破了原有的制約因素,就會產生新的制約因素,再次回到步驟一

 

不過要能有效找出系統中的制約因素,就需要用到許多系統開發以外的軟技能,而且會發現需要改善的範疇可能從團隊延伸到公司其他部門,甚至最終許要改變整個公司的文化。

所以一開始,獨自學習和在公司內推廣敏捷是孤單且痛苦的,只能上網研究國外大師的方法,但是又會懷疑是否可行,直到三叔公(David Ko)成立了台灣的敏捷社群,讓我們這些先行者有機會團抱取暖撐下去。而原本以為敏捷&Scrum 就是差不多這樣的時候,我們又陸續的遇到了 Daniel 和 Yves ,從此敏捷又進入了全新的紀元,開始橫向連結,從單純的敏捷開始跨界到了其他領域包括 ICA 的引導、系統思考、薩提爾,甚至正念冥想.... 

這些都是可以用來幫助團隊實踐敏捷更加順利的技能,而我們這些受惠者也漸漸從使用者變成推廣者。 

 

常有人問,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努力的推廣敏捷文化呢?不是自己公司搞好就好了?何苦到處找人分享和討論呢?為什麼要辦那麼多活動呢?在探討這些問題前,我們先來瞭解兩個經濟學的名詞:網路效應路徑依賴 

 

網路效應 網

路效應也稱網路外部性,是指產品價值隨著購買這種產品及其兼容產品的消費者的數量增加而不斷增加。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電信系統,當人們都不使用電話時, 安裝電話是沒有價值的, 而電話越普及, 安裝電話的價值就越高。

路徑依賴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基於沈默成本和損失厭惡的心理狀態產生的行為機制,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不能輕易走出去。 

有個路徑依賴的實驗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 

實驗人員將5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並且在籠子中間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實驗者就用高壓水柱教訓所有的猴子,直到沒有一隻猴子再敢動手。 然後開始用一隻新猴子替換出籠子裡的一隻舊猴子,新來的猴子不知這裡的“規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結果觸怒了原來籠子里的4隻猴子,於是它們代替人執行懲罰任務,把新來的猴子暴打一頓,直到它服從這裡的“規矩”為止。試驗人員如此不斷地將最初經歷過高壓水柱懲戒的猴子換出來,直到籠子裡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沒有一隻猴子再敢去碰香蕉。起初,猴子怕受到“株連”,不允許其他猴子去碰香蕉,這是合理的。但後來人和高壓水都不再介入,而新來的猴子卻固守著“不許拿香蕉”的制度不變,這就是路徑依賴的自我強化效應。 

敏捷轉型的困境 

那這跟推廣敏捷有什麼關係呢?敏捷轉型通常會遇到兩種力: 

  • 路徑依賴產生的阻力 
  • 缺乏網路效應的拉力

先來談路徑依賴所產生的阻力,大多數的組織因為過去時空背景的因素,都選擇與習慣了water fall 的專案管理方式,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概念,而新進員工因為前輩就這麼做,雖然覺得怪怪的,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卻也不敢表達意見,就跟被高壓水柱教訓的猴子一樣,或者water fall 習慣了,很好理解,也很好施行,雖然結果可能不好,但是因為慣性驅使也不會想改變。

一旦公司文化被 Lock-in 後,雖然外界還是存在各種選擇和可能更好的方案,但是大家通常會選擇性的忽視,或是不想去面對,那到底要怎麼un-locking呢? 

其實路徑依賴是有解的,也就是當轉換的利益遠大於原始的方案時,大家還是會願意改變的,簡單來說就是要有足夠大的誘因和拉力,這時候我們就可以來談談網路效應,如果組織中只有一個人實行敏捷其實是沒有效益的,如果再擴大一點推行到某個team實行敏捷成效也是有限的,因為在組織中還是得跟其他team甚至是別的部門合作,只要一走出這個team 的範圍,就會同時遇到巨大的阻力,以及不夠拉力(效益評估)的雙重打擊,更不用說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了,如果你的公司跑敏捷,你想跟對方切敏捷合約,但是合作公司卻還是跑water fall ,那結果也是事倍功半.... 

而台灣敏捷協會的各位大大們也是基於這個道理努力推廣的敏捷,目的就是希望就跟推行電話系統一樣增加網路效應,當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敏捷開發,當越來越多人對敏捷轉型有興趣,那個拉力就會越來越強,當越來越多公司使用敏捷開發,你的公司還在用water fall 就會被應徵者婉拒,當越來越多公司都用敏捷產生快速適應市場的能力,你的公司還再用water fall 就會被趨於劣勢。

所以推廣敏捷文化的組織和活動並不是只是為了取暖,或是單純讓你知道你並不孤獨,重點是為了增加網路效應,進而破除傳統的路徑依賴,當越來越多火種產生,最後才可能產生星火燎原的威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