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系統思考 (System One)
要學習系統思考,我想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畫CLD (causal loop diagram)圖, 因為不是論是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 (System One) 還是 系統思考 (Thinking in Systems: A Primer) 通通都沒有針對這塊詳細解釋,裡面雖然有出現CLD,但是都沒有符號,也沒有解是要怎麼判斷是平衡環路還是增強環路,於是你會看到一堆沒有符號的 CLD圖,然後看著一頭黑人問號,雖然透過書中描述的文字可以推敲出可能性,但是很難讓人快速辨識出來,如果遇到下面書中的案例應該就整個傻眼了。
圖片來源:精益和敏捷開發型應用指南
CLD (causal loop diagram) 符號的意義
CLD 裡面最燒腦的觀念就是連結兩個元素是 Same side (同向)還是 Opposite side (反相),舉上面的例子來說:
- 當業務賣越多東西,產品的庫存就越少 (所以是Opposite side)
- 當存貨越多,業務就得越努力賣東西 (這就是 Same side)
第二個在書中沒提到的就是如何判斷平衡環路(Balance loop)和增強環路(Reinforcing loop),簡單來說就是觀察Opposite side 的數量,如果是奇數代表是平衡環路,如果是偶數則是增強環路。
2017.12.05 補充: 其實CLD圖裡的每個元素都應該是一個可計算的數量(Variable),以這種概念來轉換流量和存量就比較簡單了。
用CLD 描述動態行為
瞭解CLD的判斷準則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用CLD來描述一種動態的行為,上圖表示的是身體水份的平衡系統 (平衡環路),如果在書中你就只會看到以下文字的描述:
身體有期待的水分,當水分不足時,就會口渴,越口渴就越想喝水,喝水後體內水分就會提高,當水分提高,就比較不會口渴,比較不口渴就變的不想喝水,然後水喝的少後,體內的水分又會下降,如此循環。如果把CLD圖畫成時間與水分的座標圖,就可以看到右下角的範例,體內的水分隨著時間一直上下震盪循環。
在瞭解了CLD的符號和意義後,下一篇文章我們再來介紹九大系統基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