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這麼多大大努力的到處推廣敏捷文化呢?不是自己公司搞好就好了?何苦到處找人分享和討論呢?為什麼要辦那麼多活動呢?有些人不能參加活動,又為什麼要在網路上鍵盤推廣敏捷呢?(咦?) 在探討這些問題前,我們先來瞭解兩個經濟學的名詞:網路效應與路徑依賴
網路效應
網路效應也稱網路外部性,是指產品價值隨著購買這種產品及其兼容產品的消費者的數量增加而不斷增加。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電信系統,當人們都不使用電話時, 安裝電話是沒有價值的, 而電話越普及, 安裝電話的價值就越高。
路徑依賴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基於沈默成本和損失厭惡的心理狀態產生的行為機制,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不能輕易走出去。有個路徑依賴的實驗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
實驗人員將5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並且在籠子中間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實驗者就用高壓水柱教訓所有的猴子,直到沒有一隻猴子再敢動手。 然後開始用一隻新猴子替換出籠子裡的一隻舊猴子,新來的猴子不知這裡的“規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結果觸怒了原來籠子里的4隻猴子,於是它們代替人執行懲罰任務,把新來的猴子暴打一頓,直到它服從這裡的“規矩”為止。試驗人員如此不斷地將最初經歷過高壓水柱懲戒的猴子換出來,直到籠子裡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沒有一隻猴子再敢去碰香蕉。起初,猴子怕受到“株連”,不允許其他猴子去碰香蕉,這是合理的。但後來人和高壓水都不再介入,而新來的猴子卻固守著“不許拿香蕉”的制度不變,這就是路徑依賴的自我強化效應。 (資料節錄自mbalib-wiki)
敏捷轉型的困境
那這跟推廣敏捷有什麼關係呢?敏捷轉型通常會遇到兩種力:
- 路徑依賴產生的阻力
- 缺乏網路效應的拉力。
先來談路徑依賴所產生的阻力,大多數的組織因為過去時空背景的因素,都選擇與習慣了water fall 的專案管理方式,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概念,而新進員工因為前輩就這麼做,雖然覺得怪怪的,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卻也不敢表達意見,就跟被高壓水柱教訓的猴子一樣,或者water fall 習慣了,很好理解,也很好施行,雖然結果可能不好,但是因為慣性驅使也不會想改變。
就如同下圖所示,一旦Lock-in後,雖然外界還是存在各種選擇和可能更好的方案,但是大家通常會選擇性的忽視,或是不想去面對,那到底要怎麼un-locking呢?
圖片來源:OAK
其實路徑依賴是有解的,也就是當轉換的利益遠大於原始的方案時,大家還是會願意改變的,簡單來說就是要有足夠大的誘因和拉力,這時候我們就可以來談談網路效應,如果組織中只有一個人實行敏捷其實是沒有效益的,如果再擴大一點推行到某個team實行敏捷成效也是有限的,因為在組織中還是得跟其他team甚至是別的部門合作,只要一走出這個team 的範圍,就會同時遇到巨大的阻力,以及不夠拉力(效益評估)的雙重打擊,更不用說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了,如果你的公司跑敏捷,你想跟對方切敏捷合約,但是合作公司卻還是跑water fall ,那結果也是事倍功半....
敏捷文化的推廣
2001年有一群人發表了- 敏捷宣言,2010年在台灣也有一群人開始默默的推廣敏捷文化- Scrum Community in Taiwan,為的是什麼?就跟推行電話系統一樣,為的就是增加網路效應,當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敏捷開發,當越來越多人對敏捷轉型有興趣,那個拉力就會越來越強,當越來越多公司使用敏捷開發,你的公司還在用water fall 就會被應徵者
所以推廣敏捷文化的組織和活動並不是為了取暖,或是單純讓你知道你並不孤獨,重點是為了增加網路效應,進而破除傳統的路徑依賴,當越來越多火種產生,最後才可能產生星火燎原的威力。
這個世界上怪獸和魔王那麼多,別在一個人難過了,要就一起揪團打副本推王啊~~
好活動不參加嘛!?趕快來報名啊~~~
- Agile Tour Kaohsiung 2017 高雄敏捷之旅
- Agile Tour Hsinchu 2017 新竹敏捷之旅
- Agile Tour Hsinchu 2017 新竹敏捷之旅 訓練課程篇
- Agile Tour Taipei 2017 台北熱烈規劃中
鍵盤推廣敏捷下台一鞠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