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參加 ezScrum workshop 心得


今天最有感覺的一句話 (Soruce:喲哪桑的投影片)

今天去參加ezScrum所舉辦的活動,想要了解其他公司目前Scrum運作的狀況,以及看看會不會有其他新的啟發,或是有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主講者有兩位,一位是搞笑談軟工的Teddy,另一位是喲哪桑Speaking 之專案工作日誌的 Jonathan 這兩位很久以前就有在看他們的Bloger,今天終於可以一睹廬山真面目,Teddy 在演講與搞笑的功力真的是一流,但是業界實務經驗我就不確定了(畢竟只有50min 可以報告)。而Jonathan 之前在趨勢科技待了十幾年,現在有跳出來在一家新創的公司waveface當scrum master,所以實務經驗非常充足,然後他在分享他們在運作Scrum的經驗,讓我真的很有感觸,因為幾乎所有的狀況我們也都有發生過,然後我們也都是有嘗試各種的方法去改善,其中心思想就像第一個投影片講的"欲改善行為,先改變結構",所以要改善某些行為與產出結果,組織必須要能靈活的調度,當然員工和管理者也必須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


先說結論,就是發現我們公司其實Agile的味道與精神都已經有抓到了,而且比起外面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還可以在更好,也就是再度套句 Ken Schwaber 的話來說:Scrum不是一個方法學,它是一個框架(Framework) ,所以我們要在這個Framework內做調整,挑整出屬於我們的Best practice。

下面是幾張我比較有感覺的投影片:


要實行Agile真的要想辦法打破部門的隔閡,組織一個task force ,讓team member能專注在這個案子上,效果才會好。 (因為在場有許多公司有提到這個問題)


team member在分組上,通常有兩種分法,我們也都有試過:
  • 一種是縱向由平台或功能面分:
    • 比如說你比較熟後端,你比較熟前端,你比較熟iOS,你比較熟Android。
  • 一種是由Epic (較大的User Story)來分
    • 讓要做同一個Epic的人一組,一起來討論


Designer 和 Engineer 如何良好的合作的確是一個難題,而我們後來也是嘗試讓這兩種角色Pair programming 讓互相知道對方的難處與思考邏輯。(遙想當年我就是這樣把到老婆的XD)


最後就是Product owner 其實本身必須具備Designer 與 SA的能力 (如果沒有那至少找這兩種角色來幫你),因為一個好的User story 也必須把UX flow  考慮進去。

另外我也有在這個work shop 問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就是backlog到底是什麼時候要產出,這個時間到底要算在哪個階段,因為以waterfall的開發方式,backlog的產生通常就是kick off meeting完後,SA&SD 根據RFQ去產生類似Use case 文件(專案需求分析書),以Agile 來說backlog裡面放的user story是不用那麼詳盡,但是也是需要花時間準備啊,而且在每個sprint中,可能也會有新的需求和user story放入backlog,所以Product owner也必須要花時間為下一次的plan meeting做準備。

看樣子我還是得花時間把Agile的武功密集都研究研究,看看有沒有提這一塊....

(Teddy 引用鹿鼎記的梗~XD)









這是武功密集的目錄











這些才是武功密集

沒有留言 :